很早就聽過蒙特梭利啟蒙對孩子的發展很好,
加上陶嬤說一直都是邏輯思考取向,專注力一流的陶爸,
小時上的就是使用蒙特梭利系統幼稚園,
一直都是邏輯性特差感性超強衝動性急的陶媽一聽,
更加對這套啟蒙教學模式感興趣,
(因為我實在是希望我女兒不要像我一樣,常糊里糊塗在過日子啊...)
這回小Q媽媽邀我們要不要去體驗一次1小時課程,
第一回體驗免費,還可以和QQ姐姐有伴一起上課,離家又近走路5分鐘,
二話不說就打電話預約試上。
我是個在上課前沒有很多疑問的家長,
沒有實際參與課程我都不會預設立場,
所以今天帶著陶陶去,聽完老師講解完,女兒牽進去就直接開始體驗。
一向不是很輕易地讓第一次見面的外人碰她的陶陶,
沒想到一進教室,被老師牽著去走小軌道,
竟沒有任何抗議乖乖走完.....真是太神奇了~
(一進教室就被老師牽著走白色小軌道)
(邊走邊看新鮮環境,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這樣忘記老師是陌生人XD)
(走完才想起來要確認媽媽在不在XD)
接著一位資深的老師帶陶陶認識坐位,並教她拿小椅子坐好。
要去拿道具還要把椅子收好。
接著再去拿教具開始體驗課程,
課程強調從頭到尾都要練習自己完成。
(一拿到教具的陶陶原本還打算就坐下來開始玩XD)
(練習放小彈珠一個珠一個坑)
(相當隨性地愛放哪個坑就哪個坑XD)
(再把小坑裡的彈珠放回去時,大珠小珠落玉盤丟很大力XD)
後來經過老師指導,有學著開始輕輕放彈珠,
輕放的小手很可愛,可惜沒有拍到。
接著換放大顆一點的彩球,也許和剛才的活動性質相近,
相當沒禮貌地撥開老師的手,不想再執行一個球球一個坑的行為....
(小手手不耐煩一撥,為娘對老師有點不好意思XD)
(老師也不是省油的燈,馬上換另一種新鮮指令,用夾子夾球球,又成功吸引這小妞注意)
再來換分配顏色,但這主題並沒有進行成功,
林陶陶就被隔壁在玩膠水黏紙的遊戲吸過去。
(看似好的開始,結果一下下就收起來的顏色分配XD)
老師順著陶陶,換上貼黏教材,
先由撕紙開始,訓練小手手力量和精巧度。
(再開始用膠水點在小魚上,要陶陶把小紙片貼在有濕濕膠水的地方)
(人生第一次始用膠水的林陶陶)
進行到現在已經有快40分鐘了,
林陶陶的耐性開始接近臨界點,
換拼圖遊戲看似很開心,
下一秒開始吵著要找媽媽了....
老師說沒關係,她可以專注40分鐘可以了,
接下來媽媽可以陪她一起進行,
瞧她再去拿下一個教具有模有樣的.....
被她發現又是老師帶著她玩而不是媽媽,
又開始抗議,
這回娘親只好參與課程陪伴她一起抓木頭蛋蛋
(我的小女孩長大了,會自己把東西拿去放好....淚光~~)
(老師協助把東西歸位收好,這很重要,因為媽媽從小東西都亂放然後不見.....XD)
沒想到後面的20分鐘還真難熬,已經又換了好幾個道具,
這回是切切樂。
(耐性完全瓦解,直接躺在娘親旁邊抗議要回家XDXDXDXD~)
但老師也不是當假的,還是要求她要把切好的東西復原,
原來還有換個年輕貌美老師這招可以用,
林陶陶又願意坐回位子上,把道具一一接回去。
最後主動說要夾豆腐
(拿起小聶子還挺有那麼一回事)
(年輕貌美老師協助調整姿勢,教她如何控制力道,不然她都用插的XD)
一個小時的課程挺充實地結束了,
可能是因為新鮮,陶陶的專注力已經突破她在家裡玩任何道具的時間。
也許是自己也從事教學工作,
一直都認為孩子的學習過程的反應和心態,遠比有什麼效果來的重要太多。
所以我並不想單一堂就大放厥詞地
評論這課對陶陶有什麼影響。
倒是我做媽媽的學習到一些事情:
1.過程中儘量不插手,不幫忙,就算我知道我女兒可能不喜歡老師的什麼舉動,
或著是用什麼方法她應該就會服從指令。
我想要把這空間留給陶陶和老師,讓陶陶學習在她的生命過程中會有各種不同角色
需要去面對,讓她自行去建立不同的關係。
2.觀察比插手重要,我重點不是在看她完成了什麼,而是她的過程中出現反應,
從第三者的不同角度,來更加了解自己女兒的個性。
3.進而學習放下。
這樣的課程最好是父母親完全放手,離開現場,讓孩子獨立去面對環境課程和老師。
我知道我永遠也看不膩她上課的模樣,她有什麼表情有什麼變化,我都想要盡收眼底,
但母親不在視線範圍裡的學習,我相信比我有沒有漏看她的表情更加重要。
所以等時機到了,我會勇敢關上門,放手讓我的小女孩去挑戰自己。
這次的體驗經驗陶媽我還挺喜歡的,應該會讓陶陶繼續接觸,
希望這小妮子能學得開心,玩得開心。
留言列表